临汾新闻网讯 10年时光能够做些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对于吉县农商行信贷管理部工作人员张敏来说,是从一名普通金融工作者成长为乡村振兴标兵的过程,这其中有辛酸、有感动,有挫折、更有成功!作为保障吉县农商行信贷系统稳定、高效运行的一名“幕后人”,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吉县农信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勤”字着力
敢拼才成长
今年33岁的张敏,2013年成为农信系统的一员。“之前一直在基层工作,只需要做好自己负责的一块工作就好。在2018年被调到总行信贷管理部后,我发现面对困难挑战,每个农信人都能被激发潜力。”张敏刚休完产假就进入了新的岗位,一面是纷至沓来的工作压力,一面是身体节奏还未完全调整好,心中充满了焦虑。
“拼一把,我一定不能辜负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张敏一边这样告诉自己,一边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利用下班空闲时间加强信贷理论及业务知识的学习,遇到不懂的地方主动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作为负责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服务人员,张敏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和领导工作安排,协调总行有关部室,积极督促各支行开展贫困户的对接、入户调查、评级授信以及贷款发放工作。定期对各支行的进度情况进行统计,对进度缓慢地进行电话督促,不定期下乡实地督促,对在贷款发放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沟通协调整改……工作烦琐、枯燥,却容不得出任何错误,一丝不苟成为张敏做好工作的第一法宝。
虽然信贷管理人员的工作不需要直接与群众打交道,但为了积累经验,张敏会经常下村走一走、看一看,把情况记录在本上、铭记到心里。她说只有实地了解群众的需求和经营情况,才能更好地落实好各项金融政策,把简单的工作重复做,重复的工作用心做,才能让自己在这个岗位更快地成长,成为信贷管理部门那颗必不可少的“螺丝钉”。
从“精”字入手
自强破万难
“你好,这个客户的贷款利息还未归还,请尽快提醒。”“提醒一下,你这边操作有误,所以导致贷款申请不成功。”……一个接一个电话的打出接通,成为张敏工作的日常,在全县信贷工作稳定、高效运行的过程中,像她一样的信贷管理人员成为重要的衔接纽带,终身学习、熟练掌握业务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学习是提升素质、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张敏深有体会地说。多年来,她始终把加强业务学习和增强知识储备放在首位,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学习掌握金融扶贫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工作最新政策及制度;按照上级要求,协调相关部室,督促辖内各支行开展工作;组织全辖各支行开展金融扶贫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培训工作……首先要求自己学好、再带着同事一起学精,向周边农商行同行借鉴经验、边学边练,张敏学习的脚步从未停止。
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张敏也迎来了参加工作以来最大的挑战。“吉县是国定贫困县,贫困人口多,我行作为支持‘三农’的主力军,需要管理全县2000余户的扶贫小额贷款,工作量巨大,那年我几乎有半年时间没有休过假,而且每天都加班到很晚。”张敏说,想起回到家看到熟睡的孩子,心中充满愧疚。但工作稳步推进,能够及时准确地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业务难题,让她觉得一切都值得。
从“专”字出发
用心再突破
在脱贫攻坚阶段,张敏和同事加班加点认真统计、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汇总,金融扶贫方面的工作多次接受国家、省、市检查,均顺利通过,全行扶贫小额信贷无逾期、无欠息、无不良。在进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工作阶段后,张敏则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更加精湛的业务技巧,立足本职工作,开拓进取,把各项工作做到更好。2022年,吉县农商行荣获“乡村振兴主办行”称号,张敏也被省联社临汾审计中心评为“乡村振兴标兵”。
“我没有固定上下班时间,只要有了工作不论什么时候都要第一时间解决,这是职责所在。”张敏说,临时加班对她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经常是忙完手头的工作,才发现天色已晚。正是有许多像她一样的“幕后人”默默工作,才有了信贷支农的丰硕成果。
记者 潘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