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隰县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总结去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今年经济工作。隰县县委书记李俊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梁少杰作工作部署。县委副书记杨光主持会议。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负责同志,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出席会议。各乡镇书记、乡镇长,县直单位和省、市驻隰各单位一把手,各村(社区)“两委”主干,部分厂矿企业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认为,过去一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隰县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隰县县委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提出的“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坚决落实省委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市委“1355”战略部署,带领全县上下转变作风、担当作为、苦干实干,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各方面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发展的活力动力进一步增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中央和省委、市委英明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团结奋进、真抓实干的结果。
会议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隰县实践的奠基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必须科学研判形势,站位全局观大势,把握机遇看趋势,保持清醒找差距,补短板、固底板、锻长板、扬优势。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梨果示范县、生态康养地、区域中心城“三大目标”,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城市更新改造、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园区创新发展“五个重点”,开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作风转变、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四项行动”,打造好天、好地、好人、好梨、好干部“五张名片”,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隰县实践路径。
会议指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纲举目张,聚焦关键领域、关键任务、关键环节,系统施策、精准发力,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提升,重点抓好“八个聚力”。一要聚力乡村振兴,夯实高质量发展深厚根基。二要聚力产业赋能,筑牢高质量发展根本支撑。三要聚力项目建设,厚植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四要聚力改革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泉。五要聚力城乡融合,拓宽高质量发展空间载体。六要聚力生态文明,彰显高质量发展重要内涵。七要聚力民生保障,共享高质量发展生活品质。八要聚力平安建设,坚守高质量发展工作底线。
会议强调,高质量发展核心在党、重点在人、关键在干。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和水平,以党的建设高质量引领经济发展高质量。要强化政治担当。全县上下要心怀“国之大者”,落实党管经济之责,把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要求落实到经济工作各方面。要强化能力提升,各乡镇、各部门要提高把握政策能力、科学谋划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抢占发展先机,开创发展新局面。要强化实干作风。各级各部门要以“转变作风、担当作为、再创辉煌”纪律作风整顿为契机,敢担当、善作为、察实情、重实效,创造性抓好工作落实。要强化督导考核,在全县形成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良好氛围,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要强化团结奋斗,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全力以赴推动隰县各项工作行稳致远。
会议对今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会议指出,围绕“3545”发展战略,以及县委确定的县乡“8+7”重大任务,今年要具体抓好八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实乡村振兴发力点,步步为营,强化有效衔接力。要持续发力巩固脱贫成果不褪色,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抓住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两个关键”,抓好驻村帮扶和社会力量帮扶“两类帮扶”,健全完善问题长效排查和限时解决制度,跟踪排查“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情况,逐项完善问题、责任、整改“三清单”,确保问题整改动态清零、清仓见底。要持续推动乡村产业优化不停步,打造一批产业链延伸企业,进一步管好用好光伏扶贫101座村级电站,持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给群众真金白银的实惠;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深化农村改革,严格落实种粮农民收益保障制度,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户服务好、保障好、带动好。要持续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不松劲,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村覆盖、向户延伸,特别是要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水、电、网、交通全覆盖服务由有向优,调整城乡公交运营机制,提高城乡交通便捷程度。二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强化产业竞争力。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聚焦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全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人才强县发展战略,发挥“县校合作”载体作用,加快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以产业“点”的提质,带动发展“面”的转型。三是把握项目建设主动性,攻坚克难,强化项目支撑力。将项目建设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树立“以项目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在全县上下掀起大抓项目、大抓发展的热潮。四是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周到服务,强化投资吸引力。提高工作精准度,做到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切实增强招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夯实示范区主阵地,加快完善“一区六园”布局,围绕梨果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推进示范区提档升级,着力打造全省农业类示范区示杆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给予企业发展真金白银支持、真心实意服务、真抓实干推进,让各类市场主体感受到隰县“速度”,体验到隰县“温度”。五是立足生态文明示范区,深挖优势,强化生态驱动力。要抓住成功命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有利契机,把握生态优势,守住绿水青山好环境,保持空气常新、实现秀水常清、做到土地常绿。六是打造高品质或市生活,宜居宜业,强化发展持续力。要统筹县域生产、生活 生态、安全需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更靓的城市颜值、更优的城市气质、更好的治理模式、更足的生机活力。七是全方位增进民生福祉,尽力而为,强化民生服务力。要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狠抓民生保障改善,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让“最后一公里”成为“最好一公里”。八是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守好底线,强化安全保障力。要聚焦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社会安定,营造持续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
会议号召全体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央、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携手同心,真抓实干,勇毅前行,久久为功,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隰县篇章。 (肖懿桐)
隰县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回眸2022
过去一年来,隰县县委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提出的“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坚决落实省委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市委“1355”战略部署,带领全县上下转变作风、担当作为、苦干实干,集思广益谋划发展“新思路”;稳中求进取得经济运行“新突破”;持续强化主导产业发展“新动能”;持之以恒提升脱贫攻坚“新成效”;用心用情书写民生幸福“新答卷”;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喜获生态文明“新成果”,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各方面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发展的活力动力进一步增强。
“3545”发展战略
3,聚焦三大目标
即全面建设梨果示范县、生态康养地、区域中心城。
一是梨果示范县。以标准化、品牌化、优质化“三化”建设为重点,坚持高标准生产、高科技突破、高品质上市、高效益回报、高频率宣传、高质量发展,推动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促进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把隰县建设成中国最高标准玉露香梨之乡。
二是生态康养地。以创建晋西休闲康养之都为目标,深耕“中国金梨之乡”“中国玉露香梨之乡”品牌效应,开发生态资源,挖掘历史文化,整合文卫要素,创新融资机制,配套康养设施,优化康养环境,丰富康养产品,建设具有梨韵文化、民俗体验、生态康养、观光农业为特色的农文旅融合观光基地、医养结合康养基地、森林度假旅游基地、一体化服务养老基地,为社会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生态康养服务,将生态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势。
围绕这一目标,策划一批重点项目、建成一批示范工程、打造一批特色品牌、搭建一批康养平台、培育一批康养人才,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实现金山银山“价值”,打造“绿色繁荣发展、文化活力彰显、全域旅游共享,生态功能保护、环境优美宜居”的晋西康养金地。
三是区域中心城。聚焦城市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创新城市更新融资模式,按照“规划引领、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分期实施”的总体部署,实施中心城区城市更新行动,按照“一核引领、轴带联动、四区互通、五廊串联”的总体思路,形成山水相依、产城融合、多点呼应的城市格局,使城区空间结构更优化、基础设施更完善、公共服务更便捷、人居环境更舒适、文化特色更鲜明,充分彰显三晋雄邦、河东重镇的独特魅力。
5,围绕五个重点
坚持系统谋划、突出重点,全力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城市更新改造、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园区创新发展。
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持续压实县乡村三级责任,健全完善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抓好产业、就业等重点工作,持续提升脱贫成色;扎实推动产业、组织、人才、生态、文化“五大振兴”,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
二是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围绕梨果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打通种植、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打开增值增效新空间,提升玉露香梨区域公用品牌,促进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全力建设以梨果产业为主导的农业全产业链示范县。
三是城市更新改造。狠抓交通路网、安居工程、城市管理三大领域,优化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完善“四纵十一横”路网体系,持续深化老旧小区改造,积极谋划城市综合体建设,全力抓好县城环境治理,全面提升宜居宜业水平。
四是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牵引,加快全域生态环境治理,积极倡导绿色文明生活理念,大力培育以绿色清洁能源为支撑,农文旅融合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积极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力塑造生态圣地。
五是园区创新发展。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牵引,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强玉露香梨产业发展研究院运营管理,探索多种联农益农机制;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为主阵地,完善“一区六园”布局,围绕梨果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积极策划包装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加快示范区提档升级。
4,开展四项行动
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作风转变、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
一是项目建设专项行动。坚持项目为王,严格落实专班专人抓、集中开工推进、定期调度通报机制,精准策划包装项目,用心做好项目手续办理、融资用地等前期保障,全力以赴推动项目落地开工、投产达效,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二是招商引资专项行动。编制招商图谱,制定优惠政策,创新招商方式,围绕梨果全产业链、轻工业、新能源等优势产业,深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积极对接国内500强、央企、行业龙头企业、高等院校和商会,引进带动就业多、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优质项目落户隰县。
三是作风转变专项行动。持续深化“转变作风、担当作为、再创辉煌”纪律作风整顿,抓实“十个一”活动,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引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转变工作作风,严守纪律规矩、增强宗旨意识、主动担当作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四是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落实城市乡村治理工作措施,抓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基层网格治理、社区物业党建联建等重点工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5,打造五张名片
坚持发挥优势,特色引领,打造好天、好地、好人、好梨、好干部“五好”隰县,奋力走出具有隰县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一是好天名片。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一体推进治山治气治水,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天蓝水清好生态。
二是好地名片。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牵引,推动午城黄土国家地质公园、石马沟和紫荆山森林康养基地开发建设,加大小西天、晋西革命纪念馆、梨博园等人文景区建设,加大文旅文创产品开发,建设旅游康养好胜地。
三是好人名片。持续提升“中国好人县”品牌效应,深入开展好人县创建、文明创建和文明实践志愿活动,大力弘扬隰州人民勤劳朴实、急公好义、担当奉献的优良品格,使中国好人县文化基因成为全县人民的精神内涵,民风淳朴好人多成为隰州最靓丽的名片。
四是好梨名片。推动梨果产业提质增效,在标准化、品质化、品牌化上下功夫,深化与山西农大等科研院校产学研合作,加大技术培训,加快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积极拓展销售市场,持续提升隰县玉露香梨公用品牌价值,实现玉露飘香好产业。
五是好干部名片。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好”干部标准,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锻造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有责必担、有事必干的隰州铁军。
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抓实乡村振兴发力点,步步为营,强化有效衔接力。
一是持续发力巩固脱贫成果不褪色。
二是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增收不停步。
三是持续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不松劲。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强化产业竞争力。
一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是推进工业发展持续化。
三是做强服务业转型优质化。
◆把握项目建设主动性,攻坚克难,强化项目支撑力。
一是靠前储备一批好项目。
二是加快落地一批大项目。
三是抓紧形成一批好成果。
◆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周到服务,强化投资吸引力。
一是提高工作精准度。
二是夯实示范区主阵地。
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立足生态文明示范区,深挖优势,强化生态驱动力。
一是守住绿水青山好环境。
二是发挥政策支持好优势。
三是打造“两山”基地好风光。
◆打造高品质城市生活,宜居宜业,强化发展持续力。
一是提升外在颜值。
二是涵养内在气质。
三是增添城市活力。
◆全方位增进民生福祉,尽力而为,强化民生服务力。
一是办好群众满意的教育。
二是抓好群众关心的卫健。
三是提高群众关注的就业。
四是统筹群众关切的保障。
五是促进群众喜欢的文化。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守好底线,强化安全保障力。
一是平稳转段,精准做好疫情优化调整。
二是压实责任,全面守牢安全生产阵地。
三是安定有序,毫不松懈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