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曲县大盂产业新城建设区,一个个紧张作业的施工项目,塔吊林立、挖机轰鸣、工人们来往穿梭……
9月27日,“‘晋’彩向未来”暨“向山西出发”全国网络名人山西行活动来到了最后一站,一同参观了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运营中心,近距离感受这里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太原与忻州地域相邻、历史相承、人文相通、禀赋互补,具有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是山西省委、省政府构建‘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布局、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布局、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的重大举措。”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运营中心副主任王向正为记者们介绍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相关背景。
按照“一年见效、三年成形、五年成势、十年成城”步骤,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抢抓雄忻高铁建设的历史机遇,坚持区域协同发展,强化太原—忻州发展主轴的辐射带动作用,集聚产业发展空间,打造七大产业集群,构建“一轴两带七集群”的开发格局,推动形成“一个启动区、三个开发区、六个县(市、区)”的“136”联动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太原作为山西中部城市群龙头的集聚扩散效应。
“一轴两带七集群”
一轴:连接太原和忻州两市的区域发展轴。强化雄忻高铁、108国道区域发展轴,构筑融入京津冀和雄安新区的大通道。
两带:延伸太忻区域发展轴,形成东、西两条产业发展带,带动沿线产业板块联动发展。
七集群:打造七大产业集群。依托阳曲-尖草坪-古交、杏花岭-迎泽-万柏林两大组团发展基础,点面结合,布局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绿色能源、现代服务、生态文旅休闲、现代都市农业七大产业集群。
“136”联动发展格局
“1”即大盂启动区引领发展。大盂产业新城率先发展,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延链”发展,打造成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集聚区、引领山西中部城市群北引擎的先行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极和实现高品质绿色宜居发展的新典范。
“3”即三个开发区特色发展。中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阳曲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产业特色错位发展。中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加速对接京津冀和雄安新区产业转移,谋划申报国家级开发区;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践行“两山”理念,深度挖掘生态、文化潜力,推进全域旅游特色发展;阳曲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推动构建以生产、加工、科研、流通、休闲与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6”即六个县(市、区)联动发展。古交市、阳曲县、万柏林区、尖草坪区、杏花岭区、迎泽区以“有基础、有空间、有潜力”的产业板块为主阵地,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围绕传统优势产业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做优营商环境,强化招商引资,因地制宜布局发展七大产业集群。
目前,太忻大道已于七月底竣工通车、太原科创驱动中心主体结构已经封顶、太忻双碳产业科技园初具雏形……作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建设的“先手棋”,下一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运营中心要将片区建设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强引擎、产业集聚主阵地、人才吸附新磁极、开放交流阔平台、生态维育示范区,全面建成融入京津冀和服务雄安新区的重要走廊,引领全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