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转型目标 奋楫笃行推动高质量发展
——襄汾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襄汾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回眸2022年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襄汾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襄汾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统筹应对疫情冲击、企业退出、安全环保复杂形势,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以“十问”“十要”破思想之冰、聚发展之势,持续保持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年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下定转型决心,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经济技术开发区16个重点项目顺利投产、9个项目稳步推进,“四上”企业达到18家,产出强度达到230万元/亩,转型发展的“主引擎”作用逐步显现;5条主干道路具备通车条件,15.9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成完工,新增市级赋权67项,发展基础更加坚实。诚荣年产10万吨精密铸件项目主体扫尾,中升钢铁100万吨高速线材、155吨炼钢转炉项目进展顺利,恒源特种金属材料、能源梯度利用、中升富氢低碳冶炼3个中试基地项目有序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成效明显。签约引进湖南领湃达志等新能源环保项目5个,利源中天智能绝热管道等项目建成投产,云鹏新医药项目开工建设,建成5G基站334个,新兴产业培育步伐加快。粮食总产达到5.56亿公斤,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26.5%;利用废弃洗煤厂建设一批蔬菜拱棚,实现了“不与粮食争地”目标;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3家,位居全市第一。陶寺遗址博物馆主体完工,《汾城古镇旅游开发概念性设计方案》报国家文物局审批,丁村入选全国“非遗旅游村寨”名录,“一都、一城、一村”建设步入“快车道”。特别是尧京酒庄成功创建4A级景区,丁陶风情街荣获“省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称号,得到了市委充分肯定。
■一年来,高度重视经济运行变化,统筹调度协调,全力助企纾困,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定期分析研判,及时解决问题,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经济运行平稳有序。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健全“领导包联、专班服务、定期调度、台账管理、督查通报”5项机制,开展“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月、项目集中开复工”2项活动,实行“并联审批”“容缺办理”模式,全方位助力项目建设,特别是筛选确定五大重点工程项目,由五位县级领导分别担任指挥长,各指挥部半月一调度,县委常委会一月一研究,充分彰显了县委“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顶格落实国家和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组织开展“早餐会”“下午茶”“夜沙龙”系列活动,扎实开展“冬季行动”,大力促进“襄材襄用”,累计解决企业问题诉求30个,帮助8家企业融资贷款1.55亿元,支持企业新动能专项资金457万元,培育“小升规”企业12家,净增市场主体12440户。
■一年来,时刻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紧盯重点关键,精准靶向发力,安全形势进一步稳定。
县级领导每月深入包联乡镇和企业排查安全隐患,累计排查整改7803条;探索实行“五个一”“六制”“联合督查”一揽子措施,持续推行“12分制”计分考核、安全费用专项审计、安全隐患奖惩制度,建成二级标准化企业11家、三级标准化企业87家,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86.96%和78.26%。严格推行领导干部“无假日”接访、重点事项包案制度,深入开展信访事项“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活动,接访、下访315批734人次,推进化解重点信访案件40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查处各类治安案件296起,破获刑事案件307起,保障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一年来,致力于宜居大县建设,科学精准治污,城乡一体推进,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大气治理方面,深入实施企业超低排放改造,11家钢铁、焦化、水泥企业完成改造任务。大力开展“创A退D”行动,创建A级企业6家,绩效引领性企业1家。集中开展空气质量攻坚月专项行动,对涉炉窑重点企业实行“NO2浓度和总量限值排放、超量惩处”管理,落实工地“六个百分百”、道路“以克论净”标准,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00,同比下降4.0%,优良天数264天,同比增加10天。水土治理方面,6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开工建设,3个非正常运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9个建设用地安全利用问题,全部整改完成。城乡建设方面,丁陶大道南延、河东文体广场等工程进入扫尾阶段,河西路网工程启动建设;恒基中心城、尧星紫苑等9个商住小区封顶完工,10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滨河公园河道清淤、灾后重建、公园亮化如期完成,县城夜景入选新华影像《城市之夜》专题片。完成农村改厕7000余座,建成农村公共浴室133座,多次被《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
■一年来,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民生福祉进一步增强。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抽调全县一半以上力量投入疫情防控;稳步推进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工作,高效处置3次局部疫情,最大限度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别是逆行驰援侯马市、尧都区疫情防控,充分彰显了襄汾人民不畏艰险、能征善战、吃苦耐劳的精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启动开发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新建乡镇幼儿园3所,新招聘教师210人,高考二本以上达线2609人,襄汾教育品牌更加响亮。加快推进健康襄汾建设,深化县人民医院与市人民医院托管共建,积极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等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合作,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诊疗服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30余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05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40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2022年,襄汾县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称号。
回顾2022年,困难比预料的多,但成绩比预想的好。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勠力同心、团结奋斗的结果;这些成绩的取得,饱含着全县上下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凝聚着干部群众舍我其谁的心血汗水,成之惟艰,殊为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极大提振了全县人民奋楫笃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对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有了十足的底气和硬气。
2023年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突出抓好文旅融合、县城建设、开发区建设三件大事,一体推进工业转型、服务业增效、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四项任务,全面提升安全稳定、环境保护、民生保障三个水平。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等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襄汾贡献。
2023年预期性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争取更好结果,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经济增长水平。各项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2023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
做好全年经济工作,既要统筹推进、也要抓住重点,既要厚植优势、也要补齐短板,既要巩固强项、也要做强弱项。县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襄汾实际,确定2023年全县经济工作的思路是: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突出抓好文旅融合、县城建设、开发区建设三件大事,一体推进工业转型、服务业增效、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四项任务,全面提升安全稳定、环境保护、民生保障三个水平。概括来讲,就是“1343”。
“1”关于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襄汾县谋划未来发展、做好一切工作的大前提、大逻辑、大背景和根本遵循。
(一)要深刻领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
全县上下必须深刻认识到: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统筹兼顾,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各领域推动。
(二)要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全县上下必须深刻认识到:转型发展是襄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
(三)要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的襄汾局面
全县上下必须深刻认识到:实现这一目标,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3”关于突出抓好三件大事
(一)突出抓好文旅融合
今年,市委专门提出一项重大任务,就是着力推进“一都、一城、一村”文化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襄汾要按照市委要求,以“一都、一城、一村”为引领,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旅游品牌。
(二)突出抓好县城建设
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按照“河东老城保功能、河西新城提水平”思路,进一步明确河西新城“西定边界、北接市区”的发展方向,完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质,努力把县城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三)突出抓好开发区建设
开发区是推动襄汾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主阵地,2022年的工业增加值,占到了全县一半左右,是襄汾未来发展的希望,必须在全县经济发展中唱主角、打头阵。特别是在当前全省开发区千帆竞发、你追我赶的形势下,必须突出开发区的牵引作用,以超常规的视角和思维,以开疆拓土的拼劲和闯劲,高效率推进开发区建设。
“4”关于一体推进四项任务
(一)推进工业转型
工业是兴县之基、强县之本、富县之举,是襄汾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下一步,要继续把转型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产业转型与数字转型双向发力、同步推进,抢抓政策机遇、超前谋划项目,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全县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二)推进服务业增效
今年,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消费需求预计将逐步恢复,服务业运行也有望逐步复苏,要按照省市《加快复工复产和服务业复苏若干措施》要求,持续深入开展服务业提质增效行动,多措并举推动服务业回暖复苏,强力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质量提升。
(三)推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要认真落实上级部署要求,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四)推进项目建设
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第一支撑。特别是当前,襄汾县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最终要靠项目支撑带动。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项目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来抓,切实用项目优化结构、推动发展、增强后劲。
“3”关于全面提升三个水平
(一)提升安全稳定水平
安全稳定既是民生所盼,也是发展之基。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切实以高水平安全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提升环境保护水平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要深度践行“两山”理论,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三)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奋斗目标。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惠民实事只多不少,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让襄汾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安康。
2023年经济工作具体内容
围绕县委“1343”思路,今年襄汾县经济工作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1050”,即10方面50项任务。
(一)稳定经济运行
面对异常困难的形势,惟有精准调度、量入而出,全力保工资、保运转,才能确保基本运行;惟有拓宽思路、敢想敢干,才能步入重振襄汾经济往日雄风的轨道。
1.明确经济建设思路和方向
2.强化财力保障
(二)提振工业经济
襄汾是全市重要的经济大县,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要立足今后一个时期的长远发展,对工业经济进行重新布局,让“传统产业有延续、新兴产业有方向”,通过3至5年的培育,推动襄汾工业经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3.传统产业有延续
4.新兴产业有方向
5.退出企业有目标
6.数字经济有突破
(三)加快乡村振兴
襄汾农业基础好、潜力足,要稳粮食、强产业、塑品牌、旺乡村,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7.稳粮食
8.强产业
9.塑品牌
10.旺乡村
(四)深化文旅融合
先民、先祖留下的丰厚文化文物“家底”,是旅游业发展的“沃土”。要抢抓疫情过后文旅市场强势复苏的机遇,有序推动“一都、一城、一村”建设,带动全县景区提质增效。
11.舞好龙头
12.串珠成链
(五)做实项目建设
项目建设是县域经济的最实着力点,只要扭住项目建设“牛鼻子”,就能实现经济建设“大发展”。要将项目建设作为“头号工程”,为襄汾经济培育新动能、拓展新空间。
13.打好资金争取“主动仗”
14.下好手续办理“先手棋”
15.推动项目建设“见实效”
(六)强化招商引资
要立足开发区这一主战场,整合全县优势招商力量,成立招商小分队,外出招商、以商招商,使招商引资工作有实效、见真章。
16.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17.突出开发区主战场
18.打造“三优六商”新模式
19.加快发展专业镇
20.扶持壮大市场主体
(七)守住安全底线
襄汾在安全生产方面有过惨痛的教训,交过的学费不能再交,走过的弯路不能再走。想要再铸襄汾辉煌,必须以见叶知秋的谨慎、如履薄冰的态度抓好安全生产,用“底线性工作的持续正常时间,换取不断发展的广阔空间”。
21.实行特别管理机制
22.健全完善监管机制
23.细化监管职责分工
24.严厉打击私挖盗采
25.抓好各行各业安全
(八)提升环保水平
2022年,襄汾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优良天数继续增加。2023年,要紧紧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这一核心,在“蓝天常驻、绿水长清、黄土复净”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26.狠抓大气污染防治
27.狠抓水污染防治
28.狠抓土壤污染防治
29.狠抓能耗“双控”
(九)加强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是和群众贴得最近的工作,是受惠面最大的事业,群众能够直接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明确“河东老城保功能、河西新城提水平”的城市建设思路,确定河西新城“西定边界、北接市区”的发展方向,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干劲,围绕2023年城市建设“十大重点工程”,打造出精品工程、百年工程、民心工程。
30.实施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31.实施振兴路靓城提质及敬德东街“网红一条街”工程
32.实施县城龙山路南入城口提质改造工程
33.实施丁陶文化公园修缮改造工程
34.实施学府公园建设工程
35.实施滨河公园步道提升工程
36.实施河东老城停车场建设工程
37.实施便民市场建设工程
38.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
39.实施长输供热承接工程
(十)增进民生福祉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要用心用情做好群众身边事,解决群众烦心事,把党和政府更多的温暖源源不断地送到群众心坎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样会形成全县上下齐心、干群同欲、共建家乡的良好态势。
40.护航群众健康
41.大力发展教育
42.推进就业创业
43.强化社会保障
44.丰富文化生活
45.做好信访工作
46.维护社会安定
47.加强城市管理
48.发展房地产市场
49.畅通交通网络
50.贯通县域水网